CCMTV私人医生 > 学习园地 > 诊疗点睛

 近年来,骨髓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根治重症地贫的技术手段,但因需要配合使用化疗药物抗排斥反应、相合配型供体来源有限、移植风险高,且治疗费用高昂等原因,不适用于妊娠期患者。药物调控珠蛋白基因表达的药物,如羟基脲等,不能根治地贫,但研究证明可以减轻溶血和改善贫血。然而,这类药物或是有骨髓抑制、潜在致癌等副作用,或是药效短暂,或是价格昂贵等,且大多可通过胎盘和乳汁,属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药品分类中的C类药,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目前西医对于地贫合并贫血的孕妇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孕期血红蛋白低于80g/L的地贫者,建议输血治疗。然而,如果孕前未接受过输血治疗,在孕期第一次接受输血治疗的地贫孕妇体内将产生大量红细胞抗体,可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将进一步加重贫血,因此可能需要反复输血,反复输血又将给孕妇带来其他严重的问题,例如输血相关性传染病和铁过负荷相关性疾病等。

 中医将地贫归于“血证”、“血虚”等范畴,认为地贫的病因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相关,主要累及肾、脾、心、肝等脏腑,病变涉及气、血、阴、阳等范畴。妊娠后母体脏腑经络的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出现阴血聚于下,阳气浮于上,甚至阳气偏亢的状态,亦即妊娠期间整个机体出现“血分不足,气偏有余”的特点。因此,对于血虚证患者,妊娠后可进一步加重血虚,应以“滋阴补血”为治则。临床上,以滋阴补血为法,用中药治疗轻型和中间型地贫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艳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

来源:好大夫在线

分享到:
5

扫描关注更多信息

CCMTV私人医生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