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TV私人医生 > 学习园地 > 最新进展

  骨折的治疗是创伤骨科研究的主要内容,骨折固定理论的转变促成了微创技术的发生和发展。自1958年AO学会(国际内固定研究会)提出骨折治疗的四项基本原则以来,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保存血运、早期活动,一直是骨折治疗的金标准。在此理论的指导下,确实使许多骨折达到了直接愈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然而,在临床工作中仍有一定比例的骨折发生不愈合。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创伤骨科学者逐步认识到,为追求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而广泛地剥离骨膜和软组织,无异于使骨折端血运在遭受骨折后又再次遭受手术的进一步破坏,使之雪上加霜,另外,接骨板的应力遮挡效应使接骨板下皮质骨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愈合后当取出接骨板时,再骨折病例时有发生。因此,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对于骨干骨折的治疗原则从机械固定模式转变为生物固定模式,不再强求骨折片间加压及解剖复位后的坚强固定,治疗原则转变为力求间接复位、恢复骨长度、轴线排列和旋转对位,提供相对稳定的固定方式,尽量少地干扰骨折端,保护骨折端局部血运,为骨折愈合维持良好地生物学环境;对于关节内骨折仍然要求解剖复位。基于此理论,微创的概念和技术应运而生,现已经成为创伤骨科治疗的一项重要原则。通俗地讲,无论采取何种固定方式(不强求骨折对位严丝合缝),只要骨折尽快愈合、愈合后功能良好,就是最好的治疗。此理论的进展、观念的转变,使得骨折愈合率明显提高,预后功能明显改善。

  微创外科是当代外科技术发展的趋势,要求在实施手术时尽可能减少对组织的损伤,以减轻疼痛,便于术后及早开展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微创技术在骨折治疗中应用主要是减少对骨折块血运的破坏、保护骨折部位的生物学环境、保证骨痂的形成、促进骨折愈合。手术中尽可能不剥离骨折片的软组织附着,用间接复位技术对骨折进行复位,经皮或肌层下置入骨折内固定物。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即MIPO技术)、髓内钉固定技术、外固定架固定技术等。尽管对于关节内骨折和许多干骺端骨折,不可避免地需要切开复位,但越来越多的医生依然遵循微创原则,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的方法,既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对骨折片血运的破坏,又达到尽可能解剖复位满足肢体功能恢复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精密机械自动控制技术的日益成熟,医学影像设备成像质量的不断提高,把计算机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处理技术、医用机械人、空间三维定位导航系统和临床手术结合起来研制开发的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CAS)使骨折的固定技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AOS)提高了手术的准确度,减少了病人和医生的放射线接触。以关节镜为代表的骨科内窥镜应用前景日益广泛。现代科技手段,“延长了医生的手”“擦亮了医的眼”“提高了手术精度”。手术切口小(几个1Cm小切口就可完成过去需要十几厘米长切口的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围手术期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的精髓。显微镜、关节镜、微创理念和微创技术、以及导航技术,引领了现代创伤骨科治疗学的新进展。

  对于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采用体外冲击波、电刺激、带有骨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涂层的内固定器械、高压氧、人工骨材料、同种异体骨材料移植等综合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过去骨折手术巨大切口,变成数个1厘米的小切口,“伤筋动骨一百天”,已经成为历史,骨折后两周开始康复训练已成为现实,在行走器及支具的保护下病人可以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发表者:汪琦 秦皇岛市骨科医院 骨科


来源:好大夫在线

分享到:
5

扫描关注更多信息

CCMTV私人医生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