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TV私人医生 > 学习园地 > 最新进展

  拉斯维加斯——最近一项里程碑式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对于慢性肾病临床显著进展的新定义,这一新定义既可用作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亦可用于日常临床实践。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George W. Comstock 公共卫生研究与预防中心主任Josef Coresh博士在由美国肾脏基金会(NKF)举办的会议上指出,这项由全球慢性肾病预后联合会开展的研究表明,如果2年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30%,则预示着接下来2~3年内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的风险增加4~5倍。

  Josef Coresh博士

  eGFR在2年内降低30%所对应的ESRD风险增加幅度,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患者的基线慢性肾病分期。也就是说,基线时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如果eGFR降低30%,则与2年内eGFR无变化的患者相比,校正后ESRD风险增加4.4倍;基线时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如果eGFR降低30%,则ESRD风险增加5倍。

  Coresh博士报告了对28个队列、150万名受试者的个体水平meta分析结果。在大约50万名基线eGFR<60 ml/min·1.73 m2的受试者中,在从2年基线期结束时开始的平均2.4年随访期内共发生7,523例ESRD事件。基线eGFR≥60ml/min·1.73 m2的受试者,在随访期内发生了1,009例ESRD事件。

  这项研究是NKF与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协作的产物。FDA官员已承认,临床试验采用的慢性肾病进展终点——血清肌酐浓度比基线水平翻倍——阻碍了治疗的进步,原因是这一替代终点是一种晚期事件,因而要求研究纳入更大量样本和进行更长期随访。因此,FDA期盼出现支持更佳替代终点的证据。

  这项最新meta分析证实,2年内血清肌酐浓度翻倍确实是慢性肾病进展的有效终点,在基线eGFR<60 ml/min·1.73 m2的受试者中与ESRD风险增加31倍相关,在基线eGFR≥60 ml/min·1.73 m2的受试者中与ESRD风险增加57倍相关。但是,2年内血清肌酐浓度翻倍是一种较罕见的情况,在基线eGFR较低和较高的受试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仅为<1%和0.1%。而2年内eGFR降低30%的发生率约为eGFR翻倍的10倍。

  Coresh博士指出:“eGFR翻倍这一终点仅能覆盖随访期间10%的ESRD人群归因风险,而eGFR降低30%在基线eGFR较低组和较高组中分别可以覆盖44%和28%的ESRD。”

  在这项meta分析所包含的28项研究中,Coresh博士观察到了结果的高度一致性。“这种高度一致性使我们更有信心认为,如果2年内eGFR降低30%,就可以高度怀疑ESRD风险将增加约4倍。”

  Coresh博士强调,这项meta分析显示,绝对风险不仅取决于2年内的eGFR变化,基线eGFR水平和随访时间也是关键因素。

  “例如,一些基线eGFR为50 ml/min·1.73 m2但2年内保持稳定的患者,10年后ESRD风险仅为5%;如果2年内eGFR降低30%,则10年风险骤升至21%。对于基线eGFR为35ml/min·1.73 m2的患者,如果eGFR在2年内无变化,则10年ESRD风险为18%;如果2年内eGFR降低30%,则10年风险骤升至64%。因此,我们在头2年内就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远期结局。”

  上述结果基本独立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和蛋白尿等因素。

  这项meta分析获得了NKF和国立糖尿病、消化病与肾病研究所(NIDDKD)的支持,在接下来的1年内将发布6篇相关论文。第一篇已于6月3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JAMA 2014 [doi:10.1001/jama.2014.6634])。为了包含与eGFR变化相对应的全因死亡风险数据,这篇论文的发表时间晚于Coresh博士在拉斯维加斯的报告时间。Coresh博士指出,这类数据非常重要,因为多数慢性肾病患者在尚未发展为ESRD之时即死于心血管和其他原因。在这项meta分析中,2年内eGFR降低30%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0%相关。


发布者:赵良斌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肾病内科


来源:好大夫在线

分享到:
5

扫描关注更多信息

CCMTV私人医生
微信公众号